跳到主要內容

(1950)供不應求

(1950)供不應求

等於14個月薪水的裝機費

新建之板橋電信局營業廳一景

現在裝一支電話的手續費,人人負擔得起;然而,台灣在50年前可不是這樣! 1950年代的台灣開始復甦,有大批從大陸移入的居民使得人口大幅增加,還有開始恢復活力的民生經濟,因此對於電話的需求也大增。 要紓解電話荒必須進行大規模的電信建設,而要進行建設就需要經費,然而,當時政府的電信政策是「事業養事業」,也就是說:電信局必須自行去籌措建設的經費,但是電信局當時的經營利潤其實相當微薄,所以必須另行設法。 在幾經思索之後,想到了一個好方法,那就是藉助民間的力量。


1956年5月,台北、台中、台南的工商業界組成了「擴充電話協進會」,參加者有大同企業林挺生、東元電機陳茂榜等大老。協進會同意企業用戶申請電話要多付「建設補助費」7,200元,以幫助電信局擴充電信設備,裝設一具電話總計需要付費14,000元;這相當於一般人14個月的月薪,而當時一兩黃金也還不超過千元。14,000元的裝機費共持續了20年,此筆裝機費成為電信建設的資金,台灣的電信建設也因此開始快速發展。

比黃金還貴的電話

1950年代台北市電話裝機抽籤之盛況;地點在當時的三軍球場(周志剛提供)

這張老照片中人山人海,到底大家在搶什麼呢? 答案是:搶著要申裝電話。


不會吧,這麼誇張的場面,是真的嗎?現在要裝支電話,電信公司一定會迅速為你裝妥線路與電話;不過,台灣在50年前可不是這樣,申請電話竟要等上1、2年!


1950年代,台灣的電話可說是一機難求,就以1956年5月時台北市開放用戶申請2000門號一事為例,竟然收到18,815戶的申請書,而且連申請書都有黃牛兜售。為了公平起見,只好以抽籤決定能夠裝設電話的用戶,然而部分中籤者在裝機不久之後,就將門號與話機過戶給他人,並收取高額的費用賺取暴利。加上當時證券投資公司紛紛設立,對於電話的需求暴增,連電話機也一機難求,當時一具電話機的黑市價格為30,000元至35,000元,中籤用戶轉手即可大賺一筆,而當時黃金價格一兩才800多元。現在的我們,實在很難想像吧!


後來,電信局只好在1955年宣布停止電話過戶的業務,直到1959年電話供應日漸改善才又恢復過戶的業務。

考驗良心的電話

信用制公用電話桌機

打電話為何跟「良心」有關呢?


為了讓大眾可以享受到電信服務,電信局繼續推動設置公用電話;不過,1950年代設置公用電話最大的難題是:如何收費。 如果要廣泛的設置公用電話,然後又希望不必設置管理人員,那麼就必須讓電話機可以「自己收費」,然而,當時台灣的技術還無法做到這一點。


1950年代軍事單位設置的良心合作社,給了電信局不同的靈感。所謂的良心合作社,也就是沒有銷售人員,購買者自行付錢、找零與取走購買的物品,軍中辦理的成效相當良好,電信局因此仿效,而在1952年開始研究試辦「信用制公用電話」。


「信用制公用電話」,是對使用者良心的一種考驗,所以又稱「良心電話」。此種公用電話,採用普通三號桌機,下方連接一灰黑色錢箱,正面向上傾斜,中間開一長縫,供使用者自動投入紙幣。1953年5月21日,首先在台北市重慶南路、愛國西路警亭口試辦,之後亦在電信營業處與一些派出所門口裝設。由於初期成效不錯,所以後來又擴大推廣至公共場所、學校、交通要道,不過因為市民道德心有限,所以成效不佳;1955年起,所有信用制電話改裝為後付式投幣公用電話。

紅色公話機的出現

台北市公用電話換裝成投幣式話機

現在如果到一些懷舊餐廳或是古董店參觀,有時會看到老式的紅色公用電話機,其實,這種話機是從1950年代開始使用的。


台灣早期所用的電信器材大多是進口的,為了長遠的發展,電信局開始研究自行製造電信器材。由於當時自有的電信技術還不成熟,所以就先從改裝美製電話機做起。到了1956年,電信局的電信機械修配所成功的自製了壁掛式的公用電話機(W-4型投幣式話機),共生產了一百部。這款話機十分有特色的造型,就成為後來一系列公用電話機的藍本。


此外,1950年代公用電話機的使用方式跟現在不同,是後付式,即先撥號,待對方回應後再投下硬幣、然後通話。這種收費方式有時候因話機故障會吃錢,造成使用者與電信局的困擾,後來就逐漸改為現在的預付式了。

更新日期:110-5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