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克難的年代
仔細看看這張照片,這兩個人在做什麼?
答案是:他們在修復電信線路,時間是1950年。
台灣的電信建設在日治時代的末期,已經有相當的規模,不過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規模轟炸,將電信建設毀壞了一大半。不論是台灣西部從基隆到高雄的地下電纜,還是貫穿東部的線路,都被破壞的非常嚴重,只有小部分地區勉強可以局部通話。加上有好一些電信專業人才是日本人,而在台灣的日本人戰後又都被遣返回國,因此也面臨了缺乏人才的情況。
還好當時的電信工作人員都十分努力投入,所以在短短數年之內就完成相當克難的修復,讓全台的電信網路不致中斷過久;除了舊有線路的修復,還新增設了包括:台北至台東之超短波通信系統,台北至高雄、以及台北至台南間長途電話六路載波電路機線工程,這些在1950年完成的工程,增加了台灣東部與西部的通信效率。
此外,因為大陸淪陷,為了順利推動國際電信業務,因此在1949年於台北成立國際支臺,之後又改稱台北國際電臺,主要經營國際電報業務,當時也已有國際無線電話,可直達菲律賓、日本與美國;這是台灣建立國際電信網路的開始。
台灣電信管理局正式成立
現在大家都很熟悉「電信局」這個名稱,不過,在日治時期並不是使用這個名稱。
日治時期的電信業務與郵政業務,沿用日本的制度,是合併由台灣總督府遞信部來管理的,而分散在各地的服務處所稱作「郵便局」。
台灣光復之後,由於郵政與電信業務的性質有許多差異,因此在1949年郵政與電信正式實行分辦,電信業務就由新成立的「台灣電信管理局」來辦理,其上則是最高主管單位「電信總局」,其下還有主辦國際電信業務的台北國際電台,以及專司研究的電波研究所。
不過,郵政與電信曾經為一家人的歷史痕跡,到現在還是可以看見;一些地區的郵局與中華電信營業處的建築物,還是緊鄰在一起。
第一具投幣式公用電話機
這位漂亮的小姐正在打電話,可是,她所使用的話機好像不太一樣哦?這是台灣第一具投幣式公用電話機,這張照片則是當年公用電話機的使用說明,掛在電話亭中,教導民眾如何使用電話。說到這裡,你會不會覺得奇怪,打公用電話為什麼還需要教導呢?
台灣光復後,隨著重建工作的順利推動,為了彌補市內電話的不足,在1947年4月推出「局營公用電話」。當時是在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嘉義、花蓮、高雄等六個電信營業處所,裝設普通電話機作為公用電話,想打電話的民眾可以前來使用,通話時間以5分鐘為一次,每次通話費為舊台幣6元。不過,這種方式仍不能夠讓公用電話普及到各地,因此又嘗試了其他的方式。
方式之一是在1949年初,向美國購入投幣式公用電話機10部(也就是照片中的話機),從隔年開始在台北火車站、北門營業處、博愛路營業處及西門町等電亭開放使用。這種公話機所使用的銅幣乃按照美國硬幣大小製造,反面正中有一凹槽,配合話機投幣口之凹槽,對準放入,以防止其他雜物被投入。想撥打公用電話的人,必須先向電信局營業櫃檯購買專用銅幣。當時為了讓大眾知道撥打電話的方式,還製作了使用說明,由電信局女性員工示範使用方式並拍照後,將一組4張照片鑲框掛於話機之上;但是因為便利性不夠,所以這種公話機並未繼續推廣下
電傳打字機的出現
這張老照片中,工作人員所使用的機器看起來很像打字機吧,不過這不是打字機,而是「電傳打字機」。
傳統的電報機必須有熟悉摩斯電碼的人員,將要發送的訊息轉譯成電碼,然後再發送出去。19世紀末發明的電傳打字機,則是將英文打字機與電報機連接在一起,發送電報的時候,只要直接在鍵盤上打字就好,電傳打字機會自動將文字訊息轉譯成摩斯電碼。因為方便又有效率,所以電傳打字機很快就被接受而普及使用。
1949年,當時的總統蔣介石因為政務繁忙,每日都收到許多國內外的電報,為了提高通信效率,所以電信局嘗試裝用了美式15型電傳打字機。由於效果良好,因此開始在台北至高雄、台南、嘉義、台中、基隆之間的6條主要線路上設置,之後又陸續推廣至其他電路上。
立即電話的出現
我們現在打電話,都是「立即」就接通,「立即」就可以和對方講話,然而,以前可不是這樣。
台灣光復初期,若是想打長途電話,是無法「立即」接通的。打電話的人撥號後,要把電話掛掉,等接線生轉接處理,把線路接到要找的人之後,接線生會再回撥給剛剛要打電話的人。這樣一來一回,打個長途電話總要等上好一陣子。
在1948年8月,電信局在全台電話線路修復情況良好的情況下,開始推出「立即電話」,即立即接線制的長途電話,全台共有台北、基隆、高雄、台南、台中、新竹等地辦理。
什麼是「立即電話」呢?就是打電話的人拿起聽筒撥「08」,然後向接線生報出自己的電話號碼,與受話者的地名與電話號碼後,不必放下話筒,在一、二分鐘內即可通話。
步進制交換機的出現
這台造型很特別的機器是什麼?那是從中華電信金門的庫房中所「挖」出來的骨董,叫做「步進制交換機」;雖然現在稱它是骨董,不過當年可是重大發明哦。
早期的電話都是透過接線生的人工轉接,不過人工轉接的速度較慢,而且,接線生難免會有失誤。1889年,美國一位殯儀館老闆史特勞傑先生(Almon B.Strowger),因為懷疑接線生老是把顧客打出來的電話,轉接給他的競爭對手,讓他接不到生意,因此開始研究以電話號碼驅動迴轉機鍵,一步一步接到受話方的自動接續之機器,因而發明了步進制交換機;裝置了這種交換機之後,電話就自動轉接,再也不需要透過接線生。
1950年在美援貸款的協助之下,台灣向美國採購了史特勞傑步進制交換機,讓台灣的電話服務更向前邁進一步,此後台灣各地的電信局也開始逐步換用。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,目前此型交換機已不再使用,而被電子交換機所取代了。
自製電信器材的嘗試
這個咖啡色、有著6個方孔的東西是什麼?
答案是:鋪設地下線路時,佈放電纜所需的管子。
再仔細一點看,你會發現這是陶製品,咦,現在不都是塑膠製品嗎?怎麼還有陶瓷製的呢?
光復初期,要讓台灣各地都有電話可用,就需要架設電信線路,而架設線路就需要器材。但是,在光復初期所用的電信器材大部分都是進口貨,而當時台灣外匯又十分短缺,因此電信局無法獲得充足的進口器材。在窮則變、變則通的狀況下,電信局決定嘗試就地取材,委託工礦公司北投陶瓷廠以耐火避震材料,製作了一批埋設電信線路時所需之佈放電纜的管子,照片中這個6孔的陶管就是其中之一。
1949年這批陶管開始在台北市部分區域鋪設,不過因為陶管施工不易且曠日費時,因此使用不到數年就被鑄鐵管所取代;但是從遺留下來的陶管,還是可以看見當年努力的痕跡。